12口口琴的1孔(1和2)以及2孔(3和4)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困难,尤其是第二孔(3和4)。第一孔口型扁一下还是可以吹响的(持续稳定),但是2孔就很难稳定发生。
16孔的第四孔(倍低音7)也存在一个问题,口腔变大饱满后反而不能正常发声了(天狼星),反倒是口腔扁平就很容易发生。
口腔饱满打开后发的声音比较饱满,音准也好,口腔扁平音准偏低。在多孔之前切换,扁平和饱满总存在一定的困难,丝滑程度要差一点。(和其他孔比较,只要是嘴型要改变,而且幅度要大)
通过咨询专家,他说这个和簧片的特性和声学共振有关系,扁平和打开,只要能发出稳定的声音都行,这个也就是不同的音色,同一个音音色(频率)也是可以有很大不同的,和自己演奏的歌曲有关系,具体使用那个口型需要和歌曲要表达的意境结合起来。
因此还得要练习,练习太少不行,切换的熟练程度不够。
16孔的第四孔(倍低音7)也存在一个问题,口腔变大饱满后反而不能正常发声了(天狼星),反倒是口腔扁平就很容易发生。
口腔饱满打开后发的声音比较饱满,音准也好,口腔扁平音准偏低。在多孔之前切换,扁平和饱满总存在一定的困难,丝滑程度要差一点。(和其他孔比较,只要是嘴型要改变,而且幅度要大)
通过咨询专家,他说这个和簧片的特性和声学共振有关系,扁平和打开,只要能发出稳定的声音都行,这个也就是不同的音色,同一个音音色(频率)也是可以有很大不同的,和自己演奏的歌曲有关系,具体使用那个口型需要和歌曲要表达的意境结合起来。
因此还得要练习,练习太少不行,切换的熟练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