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金石材吧 关注:3贴子:519
  • 0回复贴,共1
求助

厦门“中华父亲季”发起有啥背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华父亲季”是厦门于2025年发起的一项融合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与文旅创新的综合性活动。其背景、内容及意义可概括如下:
一、发起背景与初衷包菜滞销的契机2025年3月,厦门新圩镇因包菜滞销引发社会关注。为解决农产品销售困境,《南强大师兄》南强校友群体发起“以爱之名 干锅包菜”助农行动,号召全城参与“包菜炒一切”活动。
这一行动在南强校友驿站圈层讨论形成共识后升级为文化推广项目,提出“中华父亲季”概念,旨在通过文化赋能农业,同时弘扬传统“父道”精神。
文化内涵的延伸活动以“季”而非“节”命名,强调持续性与深度。策划者希望借助三个月的周期,结合父亲节、毕业季、开学季等时间节点,打造跨越代际与地域的文化盛典,传递父辈精神传承的意义2

二、活动内容与特色多元文化融合
主会场设置:活动主会场位于厦门集美,融入茶文化、国画艺术(如厦大校友连海明莫人的作品)等元素,通过影像记录和互动体验致敬父辈。文创产品开发:《南强大师兄》校友驿站推出“福杯”“鸡缸杯”等文创产品,结合中国茶酒文化与国画艺术,赋予传统器物新内涵。
音乐与语言创新:合唱歌曲《凤凰树下的许愿》由厦大师生创作,并由厦门市世界语学会排练世界语版本,以“用世界语讲述中国故事”为目标。
文旅与农业结合:活动通过“农业+文旅”模式,开发农耕体验、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干锅包菜美食美酒文化节等项目,吸引游客参与,推动包菜从滞销品转型为地方文旅品牌。
三、厦门的作用与创新路径事件驱动模式厦门延续其文旅成功经验(如厦门马拉松、金鸡奖等),以“中华父亲季”为标志性事件,整合政府引导、资本推动和产业互融,形成“民间发起、多方联动”的破局策略。
文化符号的塑造通过“父道”“孝道”文化讲座、“父子同行”体验活动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强化厦门作为两岸文化纽带和传承地的形象。
四、时间与意义时间跨度:首届活动从2025年6月15日(父亲节)持续至9月15日,覆盖一整个季节。
社会价值:活动不仅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更通过文化输出提升城市软实力,成为厦门“孝道”“父道”文化的新名片。
总结:“中华父亲季”是厦门应对农业挑战的创新答卷,也是其文旅产业升级的缩影。通过整合在地资源、校友力量与文化符号,该活动展现了“事件驱动”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潜力,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破局”思路。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5-02 08: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