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3日漏签0天
广灵吧 关注:86,384贴子:962,03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广灵吧
>0< 加载中...

《人物志·流业》十二材分类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好好学习一世纪
  • 高三年级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东汉刘劭的《人物志·流业篇》,系统论述了人才的十二种分类。原文完整段落如下:
《人物志·流业》十二材分类:
清节家:德行高妙,容止可法(如季札、晏婴)
法家:建法立制,强国富人(如管仲、商鞅)
术家:思通道化,策谋奇妙(如范蠡、张良)
国体:兼有三材(德、法、术),三材皆备(如伊尹、吕望)
器能:兼有三材,三材皆微(如子产、西门豹)
臧否:清节之流,不能弘恕(如子夏之徒)
伎俩:法家之流,不能创思(如张敞、赵广汉)
智意: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如陈平、韩安国)
文章:能属文著述(如司马迁、班固)
儒学:能传圣人之业(如毛公、贯公)
口辩:辩不入道,应对资给(如乐毅、曹丘生)
骁雄:胆力绝众,才略过人(如白起、韩信)
补充说明:
刘劭提出"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强调君主应具备统御各类人才的能力
"三材"指兼有德、法、术三种素质的"国体"型人才最为难得
此分类体系体现了汉代人才选拔的实践智慧,对后世《文心雕龙》等著作产生重要影响


  • 好好学习一世纪
  • 高三年级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能属文著述,是谓文章,司马迁、班固是也。
能传圣人之业,而不能干事施政,是谓儒学,毛公、贯公是也。
辩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囗辩,乐毅、曹丘生是也。
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凡此十二材,皆人臣之任也。
【译文】能够作文立说,此谓之善于文章者,如司马迁、班固。
能够传播圣人之业绩,而不能从政做事,此谓之善于儒学者,如毛公、贯公。
善于辩论而不入大道,却能应对巧妙,此谓之善于口才辩论,如乐毅、曹丘生。
胆识武力超越众人,才能谋略不同凡响,此谓之骁勇雄杰,如白起、韩信。
以上十二种材质,皆可担当臣子之职。


招商网络
广灵县园区大力吸引生产型企业,配备先进产业规划,提供宽敞厂房与优惠土地,期待您的加入。广灵县园区招商工作全面铺开,拥有科学产业规划,优质厂房与实惠土地价格,欢迎回乡投资。
2025-05-13 03:06广告
立即查看
2025-05-13 03:06:32
广告
  • 好好学习一世纪
  • 高三年级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明规当守 ,暗规勿废 ,君子无为 ,小人或成焉。
译文:明文规定,作为领导者应带头遵守,即使有潜规则,也没有必要把它废除。君子的做法有的时候取得不了理想的结果,用小人的方法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好好学习一世纪
  • 高三年级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引用的这段文字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原文,而是对权谋思想的现代仿写。从学术角度分析,其核心观点存在以下值得商榷之处:
概念混淆
"明规"与"暗规"的二元对立不符合传统治理智慧。《尚书·说命中》强调"明王奉若天道",古代法典体系(如《唐律疏议》)从未承认"暗规"的合法性。韩非子虽论术治,但明确要求"法莫如显"(《韩非子·难三》)
价值取向偏差
将"君子无为"与"小人或成"简单对应,违背儒家核心价值。《论语·里仁》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论,否定不择手段的成功观
逻辑悖论
所谓"潜规则勿废"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即言:"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历代循吏(如汉代黄霸、唐代狄仁杰)均以"守文持正"为施政准则
历史事实不符
考诸史实,范仲淹庆历新政、张居正万历改革等重大变革,均以"明制度、废弊规"为要务,未见有通过保留潜规则达成善治的案例
建议在理解传统治理智慧时,可重点研读:
制度规范:《唐六典》《大明会典》等典章制度
施政理念:贾谊《新书·大政》、叶适《水心别集·治势》
吏治思想:顾炎武《日知录·守令》、王夫之《读通鉴论》
这类文本更能系统反映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精髓。


  • 好好学习一世纪
  • 高三年级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原文】
察其智,莫如观其势。信其言,莫如审其心。人无识,难明也。君子之势,滞而不坠。小人之势,强而必衰。心不生恶,道未绝也。
【译文】
对一个人来说,考察他的智慧,不如考察他的发展趋势;相信他的言辞,不如审视他的内心。人若没有见识,就不会保持明智。君子的发展趋势,虽有滞碍但不会沉沦;小人的发展趋势,即使强大终究必会失败。一个人只要心里不生恶念,前途就会充满希望。


  • 好好学习一世纪
  • 高三年级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核心思想融合了传统哲学元素。虽非出自经典典籍,但其中包含若干值得探讨的观念:
一、关键概念解析
"势"的内涵
《孙子兵法·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中的"势"指客观态势
韩非《难势》强调"抱法处势则治",此处"观其势"更接近发展趋势判断
心性论关联
与王阳明"心即理"思想相通,《传习录》载"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但"心不生恶"的绝对化表述与佛教"起心动念皆是业"的细微观察存在差异
二、思想史对照
君子小人论
对比《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的辩证发展观
与《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静态分类形成互补
认知方法论
"察智观势"说与《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存在方法论呼应
但"信言审心"的二分法简化了《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复杂认知过程
三、现代启示
发展趋势预判
可与塔勒布"反脆弱"理论对照,理解"滞而不坠"的韧性价值
但需注意避免"强而必衰"的机械决定论倾向
心理机制研究
现代心理学证实"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影响行为选择,印证"审心"的重要性
神经伦理学发现前额叶皮层损伤导致道德判断失常,为"心不生恶"提供科学注解
建议延伸阅读:
传统经典:《人物志·材理》《朱子语类·卷十二》
现代研究:乔纳森·海特《正义之心》、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这类仿古文本的价值在于激活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但在学术严谨性上仍需结合经典原著与跨学科研究进行深入辨析。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广灵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