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苍穹吧 关注:2,341,026贴子:63,888,548
  • 10回复贴,共1

袈裟误我?我误袈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座拥有1500年历史的千年古刹、禅宗祖庭,被捆绑在商业化的战车之上;一位饱受争议的寺庙方丈、出世和尚,被推至守业事业还是毁业卖业之争的风口浪尖中;于是乎,在能与不能?该与不该?出世还是入世?毁业还是事业?等等诸多问题之间,各方口诛笔伐,激辩进行时。
少林寺在社会中的面目开始模糊。佛欲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反而被众生拖入红尘。它究竟是一个学武的场所,还是一个修禅的寺庙;它究竟是一个商业景点,还是一个宗教圣地……



1楼2011-07-03 10:58回复
    衣钵所得恐非正,向佛之心有几诚...


    2楼2011-07-03 10:5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据释永信讲述,他是1981年来到少林寺的,被行正长老收为徒弟。举行皈依仪式时,正逢白马寺海法大和尚来少林寺,两座名寺的住持一同为这个农家子弟举行了皈依仪式,海法法师做了他的引礼师,行正法师做了他的剃度师。此后,献身佛教、承继师业。1987年,师父圆寂,继承衣钵,担任了住持。1999年正式升座为少林寺方丈


      5楼2011-07-03 10:59
      回复
        但坊间传言中,释永信的“方丈之路”又是另一个版本,可谓遍布是非,用尽手段。


        6楼2011-07-03 11:00
        回复
          据传,释永信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来到河南少林,以摆摊卖老鼠药为生。因生活所迫,不久出家,拜双眼失明的行正法师为师。后因泼皮无赖,被行正法师赶出师门。行正圆寂后,永信回到少林寺,自称其师父圆寂后得衣钵。为争夺方丈之位,赶走代理主持行孝法师。为平息寺内矛盾,名誉方丈德禅重新住持少林寺的工作,素喜大和尚协助,永信只好以少林寺29代方丈接法人成立所谓武僧团在全国乃至海外表演。1993年,德禅方丈圆寂,素喜大和尚担任住持。
          


          7楼2011-07-03 11:01
          回复
            1994年,政府将要在少林寺门口收票。永信背叛少林寺大众,明的坚决反对,背后勾结官员。少林寺山门口收票在全国佛教是首例先河。1996年6月永信因贪污善款千万,被少林寺素喜告上法院,永信花钱私下运作,案子不了了之。素喜方丈圆寂后,释永信于1999年8月某天深夜,匆匆忙忙升为少林寺方丈。”


            8楼2011-07-03 11:01
            回复
              绝顶聪明矜世智,奈何人言犹可畏


              9楼2011-07-03 11:03
              回复
                昔日以“深山藏古刹、碧溪锁少林”闻名的千年禅院,如今俨然已成一个“跨国公司”。释永信是中国第一位获得MBA学位的僧人,在他领导下的少林寺很多做法新颖却又备受争议,甚至被视为“一所寺庙的营销奇迹”。


                10楼2011-07-03 11:0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红尘一落难轻出,身不由己是江湖


                  12楼2011-07-03 11:05
                  回复
                    在金庸的小说里,很多矛盾的爆发点都集中在少林寺。就像一种宿命,迄今为止少林寺仍然如此。
                    如果没有释永信,少林寺就会恢复佛门清净地吗?它更可能的结果是被赤裸裸的商业化——以追求盈利为目的,以残酷的市场竞争为历程。比如登封市政府操持的上市。
                    释永信是认为上市比“火烧少林寺”还可怕,会丧失品牌和主权。这就暴露了少林寺和登封市政府的矛盾和诉求差异。这里可以看清谁是商业利益的最终诉求者,商业化不过是释永信用来推广少林寺的手段,少林寺却是登封市政府赖以存在的财政命脉。
                    


                    13楼2011-07-03 11:07
                    回复
                      少林寺的旅游收入一度占据登封财政收入的1/3强,主要围绕少林寺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约占地方财政的1/3。政府的意图是,将各旅游资源捆绑在一起,带动整体旅游业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详细] 毋庸讳言,登封能成为所谓的“世界最大武术基地”和“中国武术器材和武术用品集散地”,并将建成“世界功夫之都”作为其发展愿景,一切全仗背靠“少林寺”。
                      就在少林寺山门外广建武馆、大发“少林财”的时候,当地政府又对少林寺景区动起了脑筋。当局为了便于游客,在少林寺山门前两公里修建了一座硕大的仿古牌坊,牌坊以内即算作少林景区,“少林寺”一下子被扩大了数十倍。有学者撰文痛批:“整个景区,商业化、人造化、城市化现象突出,全无古寺悠悠的千年韵味。”
                      少林寺成为招蜂引蝶的“唐僧肉”,绝非纯属被动。但当少林寺自身的商业化路径遇到庙门外更庞大的商业化潮流时,释永信如何保证自己不被裹挟而去,恐怕已不是凉水洗脸所能够解决的了。
                      


                      14楼2011-07-03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