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法吧 关注:44,419贴子:296,879

把“真法第二步很重要”整理重新发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真法第一步功呼气注意心窝部及第三部功调息凝神守丹田等都好理解,大多数功友都能正确的掌握其练功方法,这里就不说了,主要说说真法的第二部功意息相随丹田趋。第二部功很重要,它能降心火、疏通任脉。由于任脉处于体前正中,它所通过的范围包含了人体的三焦,三焦是个大腑,它能反映整个脏腑的综合功能。所以,当任脉中有真气流通时,真气必然会作用于人体脏腑,这样,脏腑的许多病症都能得到治疗或缓解,有些浅层次的病症还能治愈。特别是心火得降,就避面了一些阳症,诸如口腔溃疡、口干、发燥等的发生。所以,在这里要特别的提一下,以供功友们练习参考。 在真法原著中第二步功意息相随丹田趋的练功方法是这样说的当第一步功夫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地一步步自然向小腹(丹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如果用力过大产生高热也不舒服。实际操作是呼气时,用意念带着气感一点一点的下沉,即每次练功都下沉一点,用距离来说明就是下沉时不超出一厘米,并且,下沉到的部位必须有很明显的气感才算。只有这样,一点一点的,有明显的气感下沉到丹田后,任脉才算真正的疏通了。很多人在练第一步功感到心窝部气感明显时,由于真气触动而感到丹田有反应时,就直接把意念放在丹田上,认为二步功已过,直接进入了第三步功的练习。这种练习方法是错的,一是任脉没疏通,一二步的功能没发挥出来。二是给以后的通任脉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是一些练功者因心火没降,会出现一系列的阳症病状。希望练功者们注意这个问题。 对以越过第二步功的练习者,因第二步没练好,可进行补过练习。即每次练功时都从第一部功开始,当心窝部有气感时,按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步功的练习。其实,练功者不管已经练到了哪一步,每次练功都可以从第一步开始,然后进入到自己已达到的功境
其实二步功和四步功很象,一个是真气下行、一个是真气上行,当然,真气沿任脉下行要比真气沿督脉上行要容易得多,因督脉上有三关,真气要逐一的打通它们才能通督脉,所以四步功比二步功难。到练二步功时,别说只通半段不行,就是一下子感觉通了都不行,那是假通,只是气机触动的反应而已。不管是通督还是通任,都必须有明显的真气通过脉络的反应才能证明通了,否则就没有恒量通与不通的标准。练功是自己的事,根基打得越强越好,不能有半点马虎。


1楼2012-12-17 01:23回复

    二步功理想的练功进程就是心窝部得气后意念下压真气下行,然后意随气行勿忘勿助,气到丹田完成第二步。但是,很多真法练习者虽心窝步气感很强,却不随下压而下行。这就造成了许多练功者第一步功成后,因无法按进程完成第二步而焦急,而把一些气感触动造成的感觉当成了气沉丹田,比如,有的突然感觉丹田饱胀、有的觉得一下子心窝部的气感沿督脉落到了丹田。这些都不是二步功完成的标志。因为经脉的疏通是一点一点的,因为一步功完成时心窝部的气感并不是真的特别强,心窝部只是聚集了真气,而不是培育了真气,初练功或仅仅靠几天功夫所聚之气是不可能一下疏通一条经脉的。况且,当真气真的疏通任脉后,沿任脉一线的脏腑应该有相应的反应,心、肥、脾、胃的一些疾患能得到相应缓解,浅层的或可治愈。总之,任脉若真的疏通了,应该是有一定功效的。
    正是因为无法按上述进程完成第二步功,这个主帖的意义就体现了出来。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节节导引的方式,还把没次对气感导引的运行距离规定在一厘米左右?其目的是为了保正真气每运行到一个部位都是实实在在的,每经过一段距离就实实在在的疏通了这一段经脉。为什么每一步疏通的距离不长一些?因为心窝部所聚真气不可能强到能任意到引的强度,若导引距离过长,有可能造成真气运行无根、失去源泉,造成气堵、气滞、气窜等出偏结果。所以,运行距离越短,可靠性才越高、越实在越安全。
    若不作这种节节导引,很多练功者就无法完成第二步功的练习,许多练习者因此而略过第二步,这种现象很普遍,当引起初学者的重视。所以才说真法第二步很重要。
    说真法第二步很重要并不是其它部分不重要,每一步都同样的重要。之所一单把第二步提出来说,是因为这一步容易被人忽略,所以强调一下而以。


    2楼2012-12-17 01:24
    回复
      太及时了,为初学者指出了方向。拜谢


      IP属地:河北4楼2012-12-17 09:12
      回复
        好!忽略第二步,也有通督的感觉,但可能气滞头,总绕不过这一步。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12-17 11:00
        回复
          感谢 符黑映金线,这才是有意义的帖子,有了正确有方向才好坚持。谢谢了


          6楼2012-12-17 11:01
          回复

            符黑映金线师兄,您的帖子我仔细拜读了,有个问题向您 请教,您的帖子中说“实际操作是呼气时,用意念带着气感一点一点的下沉,即每次练功都下沉一点,用距离来说明就是下沉时不超出一厘米,并且,下沉到的部位必须有很明显的气感才算。只有这样,一点一点的,有明显的气感下沉到丹田后,任脉才算真正的疏通了”,我想问的是,每次练功是只从心窝处向下推进一点点不深入,还是一点点向下深入推进到丹田?


            7楼2012-12-17 15:26
            回复
              符黑映金线师兄,还有一个问题要麻烦您,我现在很容易在心窝处产生沉重感(就是堵塞的感觉有时还觉得是一种隐痛感,呵呵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但向下推进时就会在胃部产生相对严重的堵塞感和一种令人心烦意乱的痛感,一般在左侧,时有时无,有时在练功后一段时间内也不消失。有人说这是由于胃部经络不畅,不知是否?请师兄为我解惑,非常感谢?


              8楼2012-12-17 15:31
              回复
                如果胃部有痛感说明胃部确实有隐患,隐患就是病邪,真气是正气,只有正邪交争时才会有较为强烈的反应,疼痛感就是典型的正邪交争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功这种痛感都还没有消失,说明真气还不是足够的强,不能一下子排除病邪,正邪之气仍处于交争中。以后你练功时,若痛感仍在,意念就别继续向下推移,就留在带来痛感的部胃,始终守着它,等痛感消失后再下移。


                9楼2012-12-17 16:16
                收起回复
                  每次练功是只从心窝处向下推进一点点不深入,还是一点点向下深入推进到丹田?谢谢!


                  10楼2012-12-17 18:52
                  回复
                    新手有个师兄无私指教是多么的幸福啊!!


                    11楼2012-12-17 19:15
                    回复
                      每次下推一点不深入。这样稳妥些。


                      12楼2012-12-17 21:53
                      收起回复
                        好好好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12-17 21:56
                        回复
                          我练第一步,一开始能感觉到心窝部,一会就感觉不到了,换到腹部了,感觉腹部有气堵住啊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12-17 21:57
                          收起回复
                            别管腹部的事。只管练一步功。


                            15楼2012-12-17 23:06
                            回复
                              是不是第二部没练好,第三步到第四部的时候,会导致气不好好地上尾闾,而漏气。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12-17 2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