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0日漏签0天
翻译吧 关注:72,257贴子:592,26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9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翻译吧
>0< 加载中...

【心得分享】如何培养英语思维?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看一篇英文文章,是脑中默默的翻译成汉语来理解?
还是直接采用英语思维?
逛论坛,看到一份不错的帖子,特分享给大家。
同时欢迎大家加入讨论,希望大家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本贴目标人群
本贴适合所有想把英语学好的中国学生。我会从亲身经历告诉你们,用英语来思考是有可能做到的,也是可以培养的能力。无论你在哪一个学习阶段,都有一些方法有利于培养英语思维。但是这是要花工夫的,没有捷径,没有速成。
如果你在短期内需要应付考试,想提高分数,那我劝你最近连贴吧都不要逛了,还是复习笔记,多做真题,效果最好。你可以收藏本贴,等到考完试以后再来看怎样提高英语水平。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方法行不通,自己试过更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欢迎提出,因为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也许有些朋友会比较适合使用你的方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我们成长更快!


2025-08-20 16:15: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英语思维是什么
“英语思维”就是母语使用者的思维:直接理解英语,用英语思考,然后用英语表达,当中完全不涉及另外一种语言。这个过程明显是高效的,就像用“汉语思维”处理汉语一样高效,问题在于我们很多中国人根本不相信自己学英语可以学到那个地步。
现在我就是要告诉你,我做到了,你也有可能做得到。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应该以此为目标,逐步接近。
“英语思维”还有一层意义,指的不是语言而是文化,就是西方人的习惯思想模式。这一点我倒觉得经常被神化了。文化差异是有,但是大家都是地球人,共同点更多。而且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模仿其他文化的思想模式,可以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对方进行文化交流。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用汉语思维处理英语的难处
中国学生处理英语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接触到英语,先把英语翻译成汉语,理解汉语,用汉语思考出结果,再把结果翻译成英语,然后表达出来。这就是用“汉语思维”处理英语。
这个过程明显是很费劲的,涉及两次翻译。而翻译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所以处理的速度很难提高。而且一般学生能力有限,翻译容易失真,那就更会产生错误的表达,就是所谓中式英语。而事实上我想告诉你们,想要提高翻译质量,更需要掌握英语思维,以后我们还会专门探讨。
为了完成那两次翻译,我们就拼命背单词,学习语法理论,练习翻译,也许少部分人因为熟能生巧,也能有一点成绩,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法对于提高英语能力的帮助不大。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并不鼓励英语思维
据我所知,中国大陆的英语教育倾向于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这是我观察所得,不是亲身经历,如果我说错了,欢迎大家纠正。
语法翻译法是一种传统的外语教学法,并非一无是处,西方国家现在也经常用来学习古典语言: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用这种方法,教学重点在于记外语单词和单词的母语翻译,学习外语语法,特别是对比母语和外语的语法,练习把外语翻译成母语,把母语翻译成外语。
语法翻译法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太多的外语环境,老师甚至可以用母语进行教学活动。这比较适合中国国情,有些学生也喜欢这种方式,因为目标明确,有成就感,而且可以时常和母语作比较,有安全感。我甚至见过有些人说,学外语只能用这种方法。可是这并不是事实。
语法翻译法最大的坏处,当然就是并不鼓励用外语思维,因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依靠母语,透过翻译和语法分析来理解外语,表达外语。 你的老师是怎么教的?分享出来吧O(∩_∩)O~~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次申明,本帖为转帖,论坛上看到的,希望对翻译吧朋友有益。我自己学习语言的经历
最近好像挺流行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我也不妨说说。我学习语言的背景比较独特,大多数人无法复制,但是我相信其中有些方法还是值得参考,适合很多人的。在后面我会提出一些培养英语思维方法的建议。
个人经历 — 多语言的童年
我生在香港,但是真正意义的母语却是上海话,而1-3岁期间还居住在东京。据父母说,我当时除了上海话以外还能说一点日语,会唱日语歌,但是当时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在我的脑海里形成回忆。不过我后来学日语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语感特别好,很容易上手,就不知道是否跟儿时残余记忆有关了。
我4岁起在香港居住,幼儿园和小学都在一所用普通话来上课的学校就读。这种学校在香港非常罕见,一般小学都是用广州话上课的。现在回想起来,父母当时的安排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在香港的大环境中,小孩子只要看电视,广州话就能自然习得。在学校,下了课同学之间是用广州话交流的,但是上课以及和老师的交流都是普通话,只有几个英语老师是英语夹杂广州话。这种环境奠定了我普通话的扎实基础,也让我发现了,原来我可以用上海话思考,可以用广州话思考,也可以用普通话思考。既然我能用不同的汉语方言来思考,也就不会排斥用英语思考这种概念了。
我们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更有外教上的英语课,叫做英语作文课,但是也教英语口语。那是逼着我们要用英语表达。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个人经历 — 英文中学 — 培养英语思考的环境
能用普通话思考这一点,让我在中学写中文作文的时候占了很多便宜。因为中文白话文是基于普通话的。其他用广州话思考的同学也许会犯用词和语法错误,我却是脑海里想着普通话来写文章的,用词和语法自然正确。所以写英文作文的时候,我就会应用同样的原则,脑海里想着英语来写文章。
我上的中学(香港一般是初中高中一体的)是一所英文中学,就是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当时在香港极为普遍。中学的教材除了中国语文和中国历史课还是用中文写的,美术和体育课没有教材以外,其他所有科目,包括音乐课,教材都是用英文写的,没有任何中文翻译。考试也是用纯英语进行的。至于老师上课能不能用纯英语教学,夹杂多少广州话,就要看老师的水平了。这样,英语课是系统教英语,用英语来学习更多有关英语的知识,而其他课就成为了英语应用的练习,是使用英语来学习其他的知识了。我在这个阶段开始掌握到用英语思考。因为课本上全是英文,所有内容翻译成中文再去理解的话,太费劲了,所以逐渐就会放弃翻译,直接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个人经历 — 香港大学 — 巩固英语思考的环境
然后我考进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当时大学随英国,是三年学制,只有专业课,不设英语课,不过一切教学活动都是英语的。这段时间,我的英语能力得到巩固,还掌握了一种翻译能力:可以用广州话开会,直接用英语写会议记录,或者看着英语文件,直接用广州话表达其内容。请注意,香港的中小学是不教翻译的,只有大学内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要学中英对译。我有时候想,不教翻译也许反而是件好事,有助于培养英语思维。等到英语积累足够了再去学翻译技巧,事半功倍,英语译文还会比较地道。


2025-08-20 16:09: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鼓励英语思维的教学方式 — 沟通式教学法
香港的英语教育方式和大陆很不一样。香港从1970年代开始推行沟通式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刚好就是我开始接受教育的时期。
沟通式教学法的目标是学生能使用外语来沟通,而非习得完美的语法结构或母语人士的口音。(熟悉我的朋友应该能看出正好和我的强项弱项相匹配。)我们的英语课堂淡化语法,不教翻译。
语法不能不提,但是尽量淡化,而且目标非常明确,是为了正确造句,正确理解。老师很少用语法名词,即使用到,也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英语来沟通,从来不会写一个句子出来做语法分析,更多是教句式(pattern),让学生去模仿使用。我们学到的少数语法名词都是英语的,所以我是先学各种 "clause",最近才知道什么分句、从句、并列句。
老师上课完全不用母语,高年级也许可以,低年级不大现实,但是用母语并不代表要翻译。我们从来不用翻译课文,不用翻译句子,不用翻译词语,考试也不考翻译。因为重点是沟通、理解,所以可以用英语解释就用英语解释,就算迫不得已用母语解释,也是解释概念,不用纠结应该用哪一个汉语词最为贴切。
常规的课堂活动往往是学习课本上的短文,回答一些阅读理解的问题,然后练习新学的英语表达方式,用新句式造句,描述一些生活中实际遇到的情况。课堂活动还经常会有很好玩的内容。有个英语老师喜欢找一些教英语句式(语法)的英语歌,让我们学着唱。我到现在还记得 "If I were you, I wouldn't..." 和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I saw you in..." 这两句歌词。比起枯燥的语法,这样学更容易培养语感,需要造句的时候直接就把话说对了。我们初中有 “英语故事” 课,有一学期我们学的是 Mark Twain 的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还试过分组把其中的一些片段戏剧化。这个任务就明显需要理解而不需要翻译,因为反正台词也是英语的,翻译无益。高年级的时候,老师还会出一些题目让我们在课堂上即兴用英语辩论,更是一个需要理解,而来不及翻译的操练。
英文中学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也是鼓励用英语来吸收各种知识,鼓励英语思维。我用英语写各科目的报告时,就是从来不用中文打草稿,而是直接用英文写的。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的经验如何应用
当然,适用于我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有些香港学生英语还是学不好;适用于香港的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大陆,因为毕竟大环境不一样。甚至还有西方学者依然主张语法翻译法,批评沟通式教学法,特别着重批评淡化语法这一点。然而,我相信从我的经验中可以找到一些培养英语思维的方法,是值得大家去尝试的。
我个人相信,沟通式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各有长短。我是沟通式教学法培养出来的,但是后来还是去看英语语法书,发现对提高英语水平很有帮助。(我发现看《现代汉语语法》对提高中文水平也有很大帮助。)而有了语言积累再去学语法,我觉得很容易懂。
同样道理,即使不能改变英语学习的环境,也能改变自己。如果是语法翻译法学而有成的,积累的框架有助于吸收各种表达方式,加强英语沟通的能力。如果是没学好的,不妨试试其他方法会不会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突破口。
突破口不能脱离现实,最好能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寻找。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何背单词
记住目标:是理解,不是翻译。
学生都要背单词,认生词。不翻译,能理解吗?当然能。当你看到 "苹果" 这个词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浮现苹果的样子,而不会把 "苹果" 翻译为别的语言的。那为什么看到 "apple",就一定要先翻译成 "苹果" 才能理解呢?如果你能练习看到或听到 "apple" 马上就想到苹果的样子,然后才想到 "苹果" 这个词,就已经有进步了。
所以学习简单、含义具体的英语单词,都可以把单词和图像联想起来,不需要刻意记对应的汉语。小孩的英语书有大量图片,这也是其中一个目的。如果已经记住了对应汉语,也可以练习把概念视像化,避免靠翻译,可以尽量减少母语对于外语理解的干扰。如果是学校要求要翻译,也尽量在翻译成汉语之前添加翻译成图像这个步骤,坚持练习,养成把英语单词形象化的习惯,会有长远好处。
把介词视像化的效果也很好,想象桌上的东西是 on,跨栏是 over,鸟飞是 above,比用长篇汉语解释这几个在上面有什么区别有效。当然,三言两语很难把介词的用途说明白,简单的一幅图画也不行,但是积累几幅图画,总比记住越来越长篇的汉语解释容易。
有些朋友质疑过,说我上面讲的方法只适合简单具体的单词,还有很多单词不能那样记,所以我的方法根本行不通。我想说的是,母语使用者在学校里先学到的单词也是简单具体的。我们不用着急,可以先把简单的视像化,然后再来看难的单词要怎么记。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何查词典(英汉/英英)
记住目标:是理解,不是翻译。
遇到难的单词,我们会查词典。英语积累不够的时候,我们会查英汉词典。即使查英汉词典也是有技巧的。我举个例子说明。譬如说你查这个网上词典:http://www.iciba.com/obstruct
首先要避免记一大堆汉语词语翻译,因为很头痛,很难记:obstruct 是:阻塞;堵塞;阻碍;阻止;(给…)设置障碍;刁难。我们应该把这些解释归纳、简化,其实都是“阻挡”嘛,至于像“刁难”这种引申出来的含义根本就不要记,那是灵活翻译的时候出现的词语。我们学单词的时候查词典的目标只是理解,不是选择在某个语境中最佳的翻译。
然后我们可以看下面牛津和柯林斯的“英汉双解词典”,里面就会有英语解释,有应用例子,让我们对词语的含义有更准确的理解。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程度吸收更精细的解释。如果买一本纸质版词典,建议至少要买“英汉双解”的,不要买只列几个汉语单词的纯英汉词典。
等到英语有一定积累,就要习惯使用“英英词典”。英英词典是用简单的英语解释难的单词,或者更深入探讨简单的单词的引申含义、褒贬色彩、使用习惯等。这就是用英语去学英语,非常有利于建立和巩固英语思维。想想你是怎样使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就会明白用英英词典去了解英语单词是可能的。先不用担心那些词的汉语怎样表达。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只要我们弄清楚英语的含义,再学怎样翻译是不难的。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定要把单词读出来
目标:加强大脑里的联想
英语算是一种拼音文字,是依靠声音的。如果记单词的时候记住声音,就不容易把单词拼错。而且人的大脑是靠联想存储信息的。如果和单词连上关系的不只视像,还有声音,就更容易记得牢。
虽然在拼音文字中,英语拼写法不规则是世界第一的,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只要坚持记住每个词的拼写和发音,久而久之,自己也能归纳出一些定律来。记住了 cat、rat、bat 怎么读,看到 sat 也能猜到该怎么读了。记住了 lake、bake、take,看到 brake 也能猜到该怎么读了。反过来,记住发音,就不容易拼错。有些单词,外形很像,但是发音相差很远,记住发音就不可能拼错:如 aboard/abroad form/from perfect/prefect internal/infernal。
那么要不要学音标呢?学音标当然有好处,但是有些人不想学,我倒觉得不急,并不影响记单词。我学音标就不是学校教的,是高中的时候自学的。当时学校要求我们买英英词典,因为之前已经有不少英语单词的积累,只是看了一下词典前面的音标介绍,就把音标学会了。偶尔忘了某个音标怎么读,可以再看那个音标介绍,然后越看越熟。现在有声词典那么多,点击一下声音就出来了,先把声音记住,模仿读出,慢慢再学音标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要不要学语音规律呢?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先学一大堆规则再记单词发音,效率不高,而且英语发音规则多得吓人。还不如先多学单词发音,现用现学部分规则,慢慢积累,之后再去看整套规则,就会觉得很有道理,很容易理解。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要记单词如何应用
目标:加强大脑里的联想,加强造句表达能力
把单词的用例一句一句记下来,就是等于在脑海里为某个单词的记忆添加链接。查词典的时候要多记例句,记使用某个单词的语境。而扩充词汇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拿着一份词汇表一个一个词去背。那个应付考试也许比较有效率,但是很容易忘。长远来说,阅读文章,看到不懂的单词,查词典找到解释,那样记的单词比较容易记得住,记得长,而且文章就是该单词的一个天然语境。还可以试试用学到的单词来造句,更能加强记忆。


2025-08-20 16:03: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英语翻译交流
  • 德译双馨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阅读中学习
目标:训练理解能力,吸收大量正常的英语表达方式
现在网上资源丰富,想看经典英语小说都不用花钱。还有维基百科,用正常的英语介绍各种各样的事物,总有一些是感兴趣的。
阅读要由浅入深,不要给自己太多挫折感。以前我在香港的时候,世界名著是有简化版的,控制词汇量和句式的复杂度,以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假如能找到这种书最好,好书可能要化点钱买。最好看书的时候不要把每个单词都查词典,写中文解释,所以尽量要找总体单词简单一点的。尽量靠上下文去猜意思,理解整体,然后才去查生词。这样学到的生词一定印象深刻,而且直接就记住了一个应用的例子了。
比起记单词更重要的,是多阅读可以习惯正常的英语是怎么表达的,不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也增强表达能力,有多一些方法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清楚,而不是用别扭的中译英去表达。
网址:
维基百科简单英语版:http://simple.wikipedia.org/
维基百科正常英语版:http://en.wikipedia.org/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9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翻译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