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9,328贴子:26,935,958

【军事】 141101细侃航空发动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代发动机王者——美帝F135发动机镇楼!
说到航空发动机,绝对是众多关注军事人们口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特别是再一提到我兔近几年的一些新玩意儿,什么歼-10、歼-15、歼-20、运-20、直-20,甚至还有刚刚下水的052D等等纷纷以“心脏病”患者全方位无角度中枪。但是这些个问题说起来,又是一个极度富有科学、历史乃至政治意味的话题,今天,本楼主就把自己几年来跟踪关注航空发动机的干货科普向地都给大家倒出来,而且尽量会更新的快一点。


1楼2014-11-01 15:57回复
    二楼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01 15:58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1-01 15:58
      收起回复
        1.航空发动机的简要历史
        既然是航空发动机,那就不得不提及一下人类用于地面机车辆动的普通车用发动机,因为在那个机械革命刚刚兴起的年代,海陆空三个领域的界限远没有今天这么明显,所以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就是莱特兄弟驾驶上天的那架人类第一架飞机所用的发动机)就是从地面车辆上直接移植而来。因此,当时的航空发动机的的原理和构造非常简单,就是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产生动力

        这是一台用于早期螺旋桨飞机的行星发动机(顾名思义,其汽缸以行星环绕状围绕传动轴进行布置),其原理图如下所示:

        这样的形式的活塞式发动机一直沿用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拍砖大战,在那个一切为了战场胜利、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年代,航空发动机也真正与地面车辆发动机等它的亲戚们分道扬镖,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群体,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让当时的航空发动机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准,为了使发动机爆发出更大的功率,人类无所不用其极,就形如刚才提及的行星发动机,当年美国普惠公司设计生产的R-4360 “超黄蜂”发动机(这名字略耳熟) 其汽缸总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8个!
        但是逐渐,人类发现这种使用活塞推动螺旋桨产生动力的形式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无论人们怎么加大发动机功率、使用更大的螺旋桨都无济于事(其中的原因直到人类在空气动力学取得一定成果后才被知晓:当螺旋桨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大时,若桨尖的速度超过了音速,那么螺旋桨的推力也会急剧的下降,产生无法逾越的“推力鸿沟”),于是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形式产生推力的动力来源。
        比如说,火箭发动机:


        4楼2014-11-01 15:59
        收起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11-01 16:00
          收起回复
            纳粹德国末日科技里的Ba 349截击机计划,使用火箭发动机作为冲刺动力。
            但是火箭发动机的可重复利用性极差,光凭这一点就让它难以跻身新型飞机发动机的行列(你从总不能辛辛苦苦造了一台发动机,上天飞了一圈下来就用不了了吧!当然你要是打算像日军当年的“神风”特攻队那样把飞机当作人操导弹,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但是火箭发动机的原理其实并没有错,人类就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探索新的航空动力形式,最诞生了真正让人类跨越航空动力鸿沟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就是人们常说的“涡喷发动机”)。

            又是当年纳粹德国末日科技里的成果,但是相比Ba 349截击机它真正变成了现实,Me-262喷气式发动机,它的横空出世震惊了盟国,不过好在纳粹德国已经山穷水尽,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作品并没有影响战争的进程。


            6楼2014-11-01 16:00
            收起回复
              前排,怒插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01 16:01
              收起回复
                所以在第二次蓝星战争结束后,涡喷发动机便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成为了新一代的航空动力主流,由此也诞生了一大批当时驰骋蓝天的空中舞者。

                美帝的F-86“佩刀”战斗机与它的好基友苏联的米格-15战斗机比翼齐飞,它们共同采用的后掠翼+涡喷发动机组合引领了航空界的新潮流,而且它们俩当年在朝鲜半岛说不清道不明的一段故事也被无数后世的空战爱好者所津津乐道。
                而且,正是由于采用了涡喷发动机,人类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超音速飞行,也由此产生了当年战斗机设计里一个不可动摇的指导概念——“高空高速”。

                人操火箭F-104“星战士”战斗机,美帝国主义航空业界良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出品,最早实现“双2指标”的战斗机(2万米升限、2马赫音速),据说在设计这家伙时,洛马公司的总师约翰逊直接从美陆军借了几十根火箭当作试验品,于是就有了这么个航空怪胎的出现(我才不会告诉你这家伙真正的外号叫做“寡妇制造者”)。


                8楼2014-11-01 16:02
                收起回复
                  然后的历史大家就应该很熟悉了,就是在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推力更加强大的涡扇发动机出现了,所以在这里楼主偷个懒,摘一段度娘的解释:“人们通过计算发现,以当时的涡喷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在涡喷发动机加装了风扇变成了涡扇发动机之后,其技术性能将有很大的提高。当涡扇发动机的风扇空气 流量与核心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大至相当时(函道比1:1),发动机的地面起飞推力增大了百分之四十左右,而高空巡航时的耗油量却下降了百分之十五,发动机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下面的两个图比较清晰的表示了涡喷发动机和涡扇发动机的异同:

                  所以,涡扇发动机也很快取代了涡喷发动机成为了航空动力领域的主流,也是目前人类几乎所有可重复利用式飞行器的主动力来源,其技术水准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人类航空动力领域的整体水平。所以在本文中,楼主也将涡扇发动机作为讨论的主要对象。


                  9楼2014-11-01 16:03
                  收起回复
                    插一下又不会怀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1-01 16:03
                    收起回复
                      x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1-01 16:05
                      收起回复

                        举个栗子,某型发动机的前风扇叶片,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重达数吨的毛坯进行上千次进退刀,数百次入火退火等等复杂工序最终加工成的叶片外形曲面结构需要用上千个数学函数才能够空间坐标体系进行准确描述,而这其中又将蕴含有多少科技成果?又会有多少科学工作者将为其一生皓首穷经?
                        还记得有一部电视剧《少年包青天》里关于一种毒药是这样描述的:”这种毒药由18种草药炼制而成,而解毒药也原料恰好是这18种草药,但是炼就的过程中放入草药的过程却不一样,要想获得解毒药,就必须知道炼制毒药时18种草药的放入顺序,然后见招拆招以另外一种顺序炼制解药,反之则无药可解“,发动机的制造其实和这种说法异曲同工,设计或制造过程中一个微小的变化就可能产生连锁效应,导致出现结果的极大不同,为什么我国五十年代在苏联的帮助下就学会了发动机的完整制造过程,但是(原)却(地)耗(踏)费(步)了三十年才掌握发动机整体的设计流程?”魔鬼往往产生于细节中“这句西方的谚语在此形容真是恰如其分,所以如果现在谁要是还在YY有一天我兔拿到F119、F135发动机之后发动我兔满级山寨技能进行国产化的话,请单击屏幕右上角的“X”按钮退出本帖。
                        所以今天,连朝鲜这样的小国家都能制造核弹的情况下,世界上能够完整设计并制造涡扇发动机的国家依旧只有美俄中英法五个安理会大流氓,而且从目前的情形看,很可能也不会有第六个国家能跻身这个贵族俱乐部,其中就包括一些传统工业强国,诸如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捧上神坛的德国、日本,这其中的原因,请大家自行脑补,楼主在此省略数万字。


                        14楼2014-11-01 16:06
                        收起回复
                          马一个,养肥再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1-01 16:08
                          收起回复
                            火前留名,前排围观,狂插楼主,毫不手软。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01 16: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