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吧 关注:77,069贴子:6,704,093
  • 5回复贴,共1

关于教育市场化的亲身体验(撕逼)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两天出差,上网有点不规律。有很多话不吐不快。我也算是接受过国内高等教育,又在国外大学学习了几年。(在国外期间都是靠自己打工过活儿)。以上是背景介绍。如果不信,我也没办法。国内的学费我就不多说了。就谈谈国外读书的费用吧。我读的学校也算是私立里一流排名靠后的学校。如果不考虑奖学金的问题,美金1万5左右。(一般人的年收入在3万左右。这个是我当时所了解情况,可能现在有所变动)除学费外,根据不同教授的情况,书本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自己出版过专业书籍的教授,很多时候不买他的专业书本,可能上课都很难听懂。这笔费用,越是专业的课程,书本越是贵。毕竟市场化下,专业知识也是有价格的。这笔费用不太好具体数据化。具体点来说像法律,医学,金融这些高收入有前途的专业。当你家庭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就很难就读这些专业。因为各种专业书本超级贵。想想国内,这些专业就读的难度不在于你的经济条件,而是你的学习能力。我不否认在国内有些人占有一定优势。但按照入学比例来说,国内的低收入阶层进入该专业高等教育的比例,远大于国外的入学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教育市场化导致资产阶级从出生的时候,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远远大于非资产阶级。最简单的例子,拉丁语教育可能是非资产阶级无法从幼年起能负担的起的。当大家竞争高等教育的时候,无论是学费负担能力(教育市场化的原因,学校必须考虑学费收入问题),还是学识上都会有不小的差距。这直接导致了非资产阶级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无法摆脱低收入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处境。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很多时候,医生的子女是医生,律师的子女是律师。非资产阶层出现医生和律师的几率远小于国内。所以说教育市场化是打压非资产阶级上升的最佳最隐蔽的办法。毕竟市场化下,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嘛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1-01 00:30回复
    作为统治阶层后备军的法律专业,一般人还真读不起。像我就读的学校,法律专业的留级率是3成。也就是说,不存在及格就能升级的事。也不是4年就一定能毕业。读个好几年是很正常的事。但每多读一年,就会多付一年的费用。要多读两年,这个费用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01-01 09:52
    收起回复
      我不是圣母派,但有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有免受饥饿的权力,都有受教育的权力。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7-01-01 14:38
      收起回复
        我发现和有些人撕真的很累。这个吧大多数都是有社会经验的人。我想不难理解任何社会都会存在阶级这个事情吧。有阶级的话肯定会有不公。如果你要追求绝对的平等,那你当没看见我的发言吧。我所想表达的是,在承认现有不公平的现实里,如何尽可能的给非特权阶层以上升的机会。我个人认为,给予受教育的权力是最好的方式。那教育资源的分配就是一个大问题。公有和私有各有优势。为什么我会推崇公有制,毕竟公有制是用的纳税人的钱,理论上就不能拒绝任何人。更有道德上的限制。私有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私有财产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拥有处置权。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当然,在公有制下,每个人都得到优质教育资源也是不现实的,这时就出现统一考试这种形式。毕竟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需要一种操作方式。但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公有制了(自主招生就是市场化的表现)。虽然出现了北京户口占有优势的情况,但他们所挤占的教育资源也是有限的。毕竟他们只是在北京范围内有优势。而特权阶层人数毕竟也是少数,他们也要面对普通北京平民的竞争。而北京占有的名校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特权阶层,只是占有了一点优势。但是在私有制下,所有优质教育资源是对全国范围内所有资产阶级开放的。不存在区域限制的情况。如果没有别的平衡条件出现,市场化下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问题将无法逆转,甚至无法延缓。这将彻底的造成资产阶级垄断优质教育资源情况。也就会出现有人说的:多出钱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少出钱的享受普通教育资源,出不起钱的只能得到劣质教育资源甚至无法接受教育。由于公有制下,特权和资本相互平衡,平民还能有一定机会。至于他们鼓吹的教育市场化,我个人认为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资本将无法被制约,平民将被全面压制。别和我说什么别只考虑资本,不考虑消费者的话。像优质教育这种特殊的资源,在无法大规模提供的情况下基本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按资本家的尿性,只会人为制造短缺。一方面追求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固化阶级公侯万代。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7-01-03 22:29
        收起回复
          有些人啊,老是盯着公有制教育的缺陷,却认为私有制的问题不是问题。甚至极端的认为高等教育费用不能用纳税人的钱来承担。医生,工程师,律师,这些职业为什么在中国的收入远低于欧美国家?为什么普通中国人能享受到专家级的医疗,为什么普通中国人不至于因为付不起咨询费连好律师的面也见不到,为什么只要中国突破技术封锁就能享受到白菜价的高科技产品?恰恰是因为公有制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大批量的人才。在个人教育资金负担太重的欧美,这样大规模的人才数量是不可想象的。当然,肯定又有人讲,你培养出来的都是一堆流水线产品,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创意,没有自己的技术。麻烦你好好想想,我们59年前就是个农业国。我们一直在积累,在追赶。我们现在是高端人才太多么?或者说有资格,有资质研究高端技术的后备人才太多了?所以只允许能负担教育费用的人享受高等教育?公有制下的人才选拔要真是按权力大小分配的话,平民出身受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会这么多?难道他们个个都有不可思议的神秘背景?
          对于某些人说的,要是我出身在朝鲜,连出国学习的机会都没有。我也只能呵呵了,公费留学不是公费旅游,要是选出来的人花费了大笔国家费用没学好的话,回国会被炮决的吧。至于我有没有机会,那只能看自己的本事了。你们不会以为,私有制就是靠本事,公有制就不用凭本事吃饭了吧。


          来自手机贴吧49楼2017-01-17 02:41
          回复
            很多人说到底就是自私。


            来自手机贴吧50楼2017-01-17 02: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