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祝新年快乐!
跟你一样,我也有一吐为快之感!
教育公有制还是市场化,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的问题。非要说公平,市场化有市场化的不公,同样,公有制有公有制的不公。
实行公有制的国家,我举朝鲜、苏联,你说不算。那就说我天朝,那怕天朝也不算,我们也只能讨论它了,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跟美帝不同的是,我天朝统治阶级目前还没有进化出哪一类专业能成为后备军,只能笼统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没受过的要有优势,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大学的更有优势。
然而,天朝的每一个人,在公有制教育面前,机会都不是平等的。某地户口的人比另一地户口的人更有优势,同一户口的人,照样存在有钱人比没钱人更有优势。
以北京、湖北为例:统一命题的那些年,北京的同一档次院校录取线比湖北差不多低100分。北京的重点线,比湖北的专科线都低30-50分。这种差异太刺眼了,后来就分开命题了。
问题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北京考生少而录取多,湖北考生多而录取少。因为所有大学都有照顾本地生源的招生政策,谁能跟北京比?这一政策不废除,改试卷就实现了公平?
现在之所以北京异地高考没有放开(理论上是放开了,实际情况还是问度娘吧),这是重要原因。一旦放开,不提就读在北京、社保交多少年的话,马上就会催生出一个类似于国外生子的行业。我湖南、湖北考生绝对踊跃上北京参加高考。哪怕搭上路费、住宿费、人员陪护费等。
为什么要说不加北京就读和社保呢?因为我只是想去北京参加高考而已,就三五天,绝对不会给首都人民造成麻烦。为什么要做这么个假设呢?因为分开命题,不好比较啊,那么多人总以为现在北京、湖北录取线差不多是因为北京考生成绩提高了,而湖北考生成绩下降了。当然,这个趋势也确实存在,因为连考试公平的机会都不给你了,你就再也没法像当年黄冈那样进行钻营了。
然后,中学教育、小学教育也是如此,从小学开始,分重点学校,这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异那是天壤之别。而重点小学是按片区招生,不是该片区的学生,你得交一天价择校费。当然,比起学区房这一充满书香气息的名称,它择校费绝对是物超所值、价美物廉,居家旅行必备之神器!
现在我假定你要追求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你首先得是北京人(上海也行,南京、武汉、长沙、合肥、成都就不行了),然后得有北京户口,接下来你还得家产颇丰。然后你就可以享受我天朝的最顶级教育资源了。如果这三个条件有一个没有,会怎样?没有北京户口?那你就回你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你必须比别人考更多分才能跟别人进同一学校。如果没钱会怎样?除非你祖上传下一块宝地,否则你肯定买不起学区房,先是不能上重点小学,然后是不能上重点中学,最后是不能上重点大学。当然你出得起择校费,上面问题不算太大。又或者你从小就是学霸!
我天朝的公有制教育资源是以地域为前提安排的,大学如此,中学如此,小学还是如此。因此,只有北京、上海等极少数人处于最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顶端!以下分二等公民、三等公民、四等公民……。
而且,因为天朝其他产业都市场化了,于是就造成了一个很扯淡的梗:你学习再努力、成绩再好,不如我在北京有套学区房;你工作再努力,能力再强,收入再高,不如我在北京有套学区房;你就算创业了,开公司赚钱了,还是不如我在北京有套学区房!目前北京的学区房,只要有人肯卖,2000万愿意接手的人大把,秒杀目前绝大多数公司盈利!
所以,如果说市场化条件下,贫寒学子因为没钱,所以不能享受高等教育的话。我天朝就更甚,不仅没钱不能享受高等教育,有钱还不行。我天朝可以从制度上保证极少数人,从一出生就比你更有优势。就算这一代是废物,你比他强,下一代呢?他只要有一代人有你普通的水平,他就能超越你!想跟他们做朋友,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当然,如果你说的是天赋异禀的人,从小哪怕是凿壁借光,也能学习优异,他在我天朝还是有机会的。这可能是你说美帝教育不公的所在吧?这种人在美帝确实要受委屈了,可我天朝绝比不上我大清,要我大清,这种天赋异禀的人,只要通过科考,马上就可成为人上人,我天朝目前还没这福利,以后有没有不知道了。
最后,其实教育公有制也好,市场化也好,赞成的人永远赞成,反对的人永远反对。因为屁股不同。我反对教育公有制,只因我在这种制度下太受伤害而已。
跟你一样,我也有一吐为快之感!
教育公有制还是市场化,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的问题。非要说公平,市场化有市场化的不公,同样,公有制有公有制的不公。
实行公有制的国家,我举朝鲜、苏联,你说不算。那就说我天朝,那怕天朝也不算,我们也只能讨论它了,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跟美帝不同的是,我天朝统治阶级目前还没有进化出哪一类专业能成为后备军,只能笼统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没受过的要有优势,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大学的更有优势。
然而,天朝的每一个人,在公有制教育面前,机会都不是平等的。某地户口的人比另一地户口的人更有优势,同一户口的人,照样存在有钱人比没钱人更有优势。
以北京、湖北为例:统一命题的那些年,北京的同一档次院校录取线比湖北差不多低100分。北京的重点线,比湖北的专科线都低30-50分。这种差异太刺眼了,后来就分开命题了。
问题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北京考生少而录取多,湖北考生多而录取少。因为所有大学都有照顾本地生源的招生政策,谁能跟北京比?这一政策不废除,改试卷就实现了公平?
现在之所以北京异地高考没有放开(理论上是放开了,实际情况还是问度娘吧),这是重要原因。一旦放开,不提就读在北京、社保交多少年的话,马上就会催生出一个类似于国外生子的行业。我湖南、湖北考生绝对踊跃上北京参加高考。哪怕搭上路费、住宿费、人员陪护费等。
为什么要说不加北京就读和社保呢?因为我只是想去北京参加高考而已,就三五天,绝对不会给首都人民造成麻烦。为什么要做这么个假设呢?因为分开命题,不好比较啊,那么多人总以为现在北京、湖北录取线差不多是因为北京考生成绩提高了,而湖北考生成绩下降了。当然,这个趋势也确实存在,因为连考试公平的机会都不给你了,你就再也没法像当年黄冈那样进行钻营了。
然后,中学教育、小学教育也是如此,从小学开始,分重点学校,这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异那是天壤之别。而重点小学是按片区招生,不是该片区的学生,你得交一天价择校费。当然,比起学区房这一充满书香气息的名称,它择校费绝对是物超所值、价美物廉,居家旅行必备之神器!
现在我假定你要追求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你首先得是北京人(上海也行,南京、武汉、长沙、合肥、成都就不行了),然后得有北京户口,接下来你还得家产颇丰。然后你就可以享受我天朝的最顶级教育资源了。如果这三个条件有一个没有,会怎样?没有北京户口?那你就回你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你必须比别人考更多分才能跟别人进同一学校。如果没钱会怎样?除非你祖上传下一块宝地,否则你肯定买不起学区房,先是不能上重点小学,然后是不能上重点中学,最后是不能上重点大学。当然你出得起择校费,上面问题不算太大。又或者你从小就是学霸!
我天朝的公有制教育资源是以地域为前提安排的,大学如此,中学如此,小学还是如此。因此,只有北京、上海等极少数人处于最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顶端!以下分二等公民、三等公民、四等公民……。
而且,因为天朝其他产业都市场化了,于是就造成了一个很扯淡的梗:你学习再努力、成绩再好,不如我在北京有套学区房;你工作再努力,能力再强,收入再高,不如我在北京有套学区房;你就算创业了,开公司赚钱了,还是不如我在北京有套学区房!目前北京的学区房,只要有人肯卖,2000万愿意接手的人大把,秒杀目前绝大多数公司盈利!
所以,如果说市场化条件下,贫寒学子因为没钱,所以不能享受高等教育的话。我天朝就更甚,不仅没钱不能享受高等教育,有钱还不行。我天朝可以从制度上保证极少数人,从一出生就比你更有优势。就算这一代是废物,你比他强,下一代呢?他只要有一代人有你普通的水平,他就能超越你!想跟他们做朋友,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当然,如果你说的是天赋异禀的人,从小哪怕是凿壁借光,也能学习优异,他在我天朝还是有机会的。这可能是你说美帝教育不公的所在吧?这种人在美帝确实要受委屈了,可我天朝绝比不上我大清,要我大清,这种天赋异禀的人,只要通过科考,马上就可成为人上人,我天朝目前还没这福利,以后有没有不知道了。
最后,其实教育公有制也好,市场化也好,赞成的人永远赞成,反对的人永远反对。因为屁股不同。我反对教育公有制,只因我在这种制度下太受伤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