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票房榜吧 关注:239,715贴子:11,356,035

【TNABO】谈一下那些心水的怪物电影和它们的导演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着大甜甜的新作《金刚:骷髅岛》的上映,怪兽电影再次回到了大众视野。上世纪80,90年代那会儿是怪兽片黄金时期,留下了无数阴影给无数男孩,但同时也构成了男孩们的奇妙幻想世界。
可惜限于题材的暴力和崛起的超级英雄电影的挤压,怪兽电影已经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华纳的这部《骷髅岛》对于那些热爱怪兽的男孩来说,实在是一场高潮多次的春梦,来之不易。
接下来,进入正题吧,谈谈那些我非常喜欢的怪兽电影以及这些电影的缔造者们。
低端榜单,勿撕。


IP属地:广东1楼2017-03-18 10:42回复
    《金刚》(2005,Peter Jackson执导)

    既然提到了金刚,那就绕不开Peter Jackson执导的《金刚》。首先,因为这片子娱乐性实在太高了,各种冒险和人兽凄美的爱情。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也是一次怪兽迷的狂欢啊。
    喜欢Peter Jackson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兽迷,《指环王》《霍比特人》系列对怪兽的展现可谓出神入化。《指环王3》佩兰诺平原之战可以说是怪物主导整个战场。
    怀着对怪物的热爱,Peter Jackson使出了浑身是数,将骷髅岛打造成了怪兽的天堂。人类在里面只是衬托,怪物才是主角。



    岛上各种恶心的虫类怪物,以及

    经典的4p大战,都是专门为怪兽电影的粉丝准备的。
    加长版还有和水怪和三角龙的战斗,同样非常精彩。

    Peter Jackson还出版了一本骷髅岛怪物设定册,感到意犹未尽可以自行购买。


    IP属地:广东11楼2017-03-18 11:14
    收起回复
      《地狱男爵》系列(2004,2008,Guillermo del Toro执导)
      关于这个系列,说多都是泪。前段时间陀螺发起投票意在启动第三部,没想到直接被毙了。如果这个系列就这么结束了,无疑是怪兽迷的一大损失。
      先谈谈陀螺吧。大家都知道,好莱坞除了Peter 这个大号怪兽迷,另一个骨灰怪兽迷就是陀螺了。

      陀螺家里珍藏的怪物模型很能表明他对怪物的痴迷了吧(上图是工作照)。
      他拍过不少佳作,例如《潘神的迷宫》《猩红山丘》(褒贬不一),《环太平洋》(待会再谈),但是要说集中展现他的“怪兽美学”的电影,那当属两部《地狱男爵》了。

      除了两位长相哥特的主角


      第一部里触手系的反派让观众感到极强的压迫感,第二部的怪物风格更加多样。

      人虫结合的精灵系生物。

      人与植物结合的精灵系生物。

      还有更加酷炫的人气混合的科技产物。
      感谢陀螺对怪兽痴迷的展现,才让我们怪兽迷有这个一窥怪兽世界的机会。


      IP属地:广东13楼2017-03-18 11:39
      收起回复
        《林中小屋》(2012,Drew Goddard)
        陀螺的两部《地狱男爵》满足不了你对怪物集合这个幻想的话,或许《林中小屋》可以。
        在Joss Whedon的《妇联1》横空出世之前,尾灯早在2009年和Drew Goddard制作了一部另类的怪兽电影。
        《林中小屋》主旨在反讽俗套的恐怖片,并对整个怪兽电影体系进行了一次解构。但是编导并没有满足于讽刺,更是在片尾祭出大杀招——让所有怪物电影的怪物们倾巢而出,一次满足了渴望看到更多更残暴的怪兽的观众。

        (片中最经典的一幕)
        可惜,因为《妇联2》的不如预期,尾灯目前处于沉寂状态,而本片导演Drew Goddard也鲜有参加电影制作。两位天才何时才能再为我们提供一次狂欢呢?


        IP属地:广东15楼2017-03-18 11:52
        收起回复
          接下来说说《异形》系列,因为这个系列由四位导演执导,且风格各不同,都有单独拧出来谈的必要。
          《异形》(1979,Ridley Scott执导)
          “In space no one can hear you scream ”当年海报上的宣传语很好的传达了本片的思想。
          雷老的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名垂千史,太空带给人类未知的恐惧被完美的刻画了出来,无数后人争相模仿的对象。而异形没有眼睛的形象也很纯粹——未知、恐惧。
          个人最喜欢的是小队进入飞船那段,朦朦胧胧,非常有神秘感。尤其是那个《普罗米修斯》提及的大飞船,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可惜的是,雷公后来的《普罗米修斯》并没能达到本片的高度,虽然还不错。他后面的作品来说,《末路狂花》《黑鹰坠落》《天国王朝:导演剪辑版》我觉得都可以媲美这部电影,所以只要他不犯糊涂(《黑金杀机》《谎言之躯》),片子质量都是毋容置疑的。由此看来,今年的《异形:契约》绝对值得期待。


          IP属地:广东19楼2017-03-18 18:19
          收起回复
            《异形2》(1986,James Cameron执导)
            James Cameron应该不需要介绍了,票房的神话。
            毕竟因为第一部太经典,没什么人敢于接手这个系列,担心活在雷公成功的阴影之下。卡梅隆并没有管这么多,他很聪明地把雷公在第一部定下的基调进行了180度的反转,将这个系列从太空惊悚电影变成了太空动作电影。
            美国大兵大战异形、女主直捣黄龙,都是非常硬派动作片的桥段,让观众看的热血沸腾,得到了完全不同于前作的快感。因此口碑和票房都是《异形》系列前列的,而我个人也最喜欢这一部,一年不看个十七八次都对不起自己。

            虽然说,这是一部硬汉型的动作电影,但是卡梅隆在恐怖气氛的渲染上也是出类拔萃,比如那个感应器的桥段,让观众听着那“滴滴滴”声音就害怕。

            最后吐槽一句,老卡你的《阿凡达2》呢


            IP属地:广东24楼2017-03-18 18:57
            收起回复
              《异形3》(1992,David Fincher执导)
              《异形4》(1997,Jean-Pierre Jeunet执导)
              之所以把两部合在一起说,是因为这两部都不算太成功,但是导演个人风格都比较强烈。
              《异形3》对幽闭空间的展现还是比较成功的,David Fincher后来的《惊悚空间》也有这片子的影子。可惜FOX对这片子干预太多了,导致David Fincher失去了对本片的把控,从而影响了全片的质量。
              好在FOX悬崖勒马,第四部把主导权交给了导演Jean-Pierre Jeunet,让第四部焕发了另类的光彩。和导演的名作《天使爱美丽》一样,散发着诡异的魔幻气质。


              IP属地:广东28楼2017-03-18 19:28
              回复
                刚刚提到了异形,接下来当然不能忘了它的好基友。
                《铁血战士》(1987,John McTiernan执导)
                提到“铁血战士”这个名字,大家脑海里应该出现两个形象,一是那个凶悍的外星人,二就是阿诺施瓦辛格了。作为好莱坞动作片黄金时期的超级巨星,施瓦辛格的魅力是无限的,他几乎就是好莱坞动作片的形象代言人了(几乎?史泰龙站在一旁偷笑)。
                当他出现在这部科幻电影中,大家能够预想到的就是那些火爆的打斗场面。但是《铁血战士》真正的亮点,是在那些大家预想不到的方面——铁血战士的设定。

                相信每个科幻迷都知道这个视角意味着什么吧。

                最后铁血战士战败后的自爆也非常经典。
                铁血战士的设定虽然很棒,但如果导演不会好好展现这些设定,那么片子也不会有多经典(《新铁血战士》)。好在,本片导演John McTiernan是一位动作片天才,也是一位悬念电影的天才,他的名作《虎胆龙威》《虎胆龙威3》《猎杀红色十月》都是将悬念和动作完美结合的电影。《虎胆龙威3》里的炸弹戏码更是影响了后来无数电影创作者。

                看过John McTiernan其他作品的观众都感受得到,其在展现人物焦急情绪的层面上有着突出表现,例如本片运用特写或者大特写表现人物非常细微的情绪,而恰到好处的构图和景深都是给了观众很强的压迫感,使得观众和人物身同感受。怪物电影除了猎奇感,恰到好处的临场感也是必不可缺的。
                尽管技术进步,但是新作依然无法还原最后施瓦辛格大战铁血战士的热血,很大程度上是编导的水平不如John McTiernan。
                可惜的是,创作几部经典动作电影的John McTiernan已经随着硬派动作电影的flop一起销声匿迹了,电影界又少了一位天才。


                IP属地:广东32楼2017-03-18 20:30
                收起回复
                  虽然《虎胆龙威》系列是动作片,但是这个系列的导演都是拍摄怪物电影的好手,例如接下来这位Renny Harlin。
                  《深海狂鲨》(1999,Renny Harlin执导)
                  作为受大白鲨启发的电影之一,本片的精彩指数较《大白鲨》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本片的元素非常多元,除了大白鲨的威胁,研究所受到海水的袭击而导致的各种二次灾难也很有看点。
                  一路上,主角们除了跟史上最聪明的大白鲨斗智斗勇,还要从危在旦夕的研究所逃生,精彩到窒息。虽然都是好莱坞的套路。
                  说到套路,其实本片有几个非常不套路的地方。


                  塞缪尔·杰克逊刚刚说完一番鸡汤,结果下一秒就被鲨鱼吃掉了。
                  多次落在鲨鱼口中的黑人厨子大难不死,而他是个基督教教徒。据说本片有教会赞助。

                  印象最深刻当然是可怜的女主被咬死了,她在被咬死之前鲨鱼还停留了一下,让我觉得女主不会就这么死了,原来只是编剧故意给我们假希望。
                  即使《深海狂鲨》票房成绩不错,但Renny Harlin好像没有找对自己的方向,2014年的《大力神》是部十足的烂片。
                  随后,Renny Harlin杀入内地市场捞金,与成龙拍摄了《绝地逃亡》,该获得了8亿人民币票房,还是个不错的成绩。


                  IP属地:广东36楼2017-03-18 23:04
                  收起回复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位,还有一位也是执导过《虎胆龙威》系列的怪物电影大腕。
                    《黑夜传说2》(2006,Len Wiseman执导)
                    Len Wiseman是个很有才华的导演,曾经在《独立日》担任过艺术剪辑的他,有着很优秀的视觉展现能力,后面他执导的《虎胆龙威4》《全面回忆》都是比较爽快的视效电影。
                    他在《黑夜传说》第一部里构建了一个充满危险的吸血鬼和狼人的世界,加上暗黑系的美学,《黑夜传说》拥有了一批拥戴。
                    但是要说优秀,那肯定第二部更加优秀。Len Wiseman处理多线叙事的从容不迫,动作场面调度也令人惊叹。例如下图这场追车,吸血鬼的翅膀的柔韧性和行车的速度感都非常突出,以让三个怪物在整场戏里各有精彩发挥。

                    即便Len Wiseman天资聪慧,影迷口碑也不错,可惜他的作品票房一直不是很行。在《全面回忆》flop之后,他和他的老婆Kate Beckinsale一直依赖《黑夜传说》系列赚取票房,成为了好莱坞两对“靠卖座系列吃老本夫妇”之一。


                    IP属地:广东38楼2017-03-19 11:19
                    收起回复
                      说到“捞钱夫妇”,当然少不了《生化危机》系列的二人组合——Paul W.S. Anderson和Milla Jovovich。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004,Paul W.S. Anderson执导)
                      这片子被喷得很厉害,剧本实在经不起推敲。但是保罗其实处理得不错,依然有着他在《生化危机1》时处理悬念的耐心,和步步揭开悬念的从容不迫。
                      一开始电影分成三条线索,人类、铁血战士、异形线,三条线索以人类为主导。前一个小时,两个怪物是毫无交集的,但是同时都用自己的绝活去残害了人类,凸显出两个怪物的厉害。
                      在大概一个小时的时候,两个怪物才真正会面,打个你死我活。在这里可以看得出,保罗是个很懂得循序渐进的导演,不会一上来就把卖点全都供出来。让两个怪物从头打到尾,导演不累观众也累了(想想拷贝老师)。
                      可惜的是,Paul W.S. Anderson后来的作品放弃了自己的优点,在《庞贝末日》《三个火枪手》《生化危机4》里完全不顾悬念的营造,也不屑于把控节奏,只会死硬把很糟糕的特效怼到观众眼前。我在想,会不会就是因为《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失败让他放弃了自己本该坚持的东西?


                      IP属地:广东40楼2017-03-19 11:46
                      收起回复
                        《怪形》(1982,John Carpenter执导)
                        《怪形前作》(2011,Matthijs van Heijningen Jr.执导)

                        相对异形系列,怪形显得更加的cult。如果异形是来自外在压迫和恐惧,那怪形则是外部入侵内部带来的撕裂感。
                        天才导演John Carpenter酷爱拍摄邪典电影,他的《万圣节》系列也成为了美国的流行文化之一。你会看到无数其他电影出现上面这幅海报,本片也时常出现在IMDB250之列,可见影迷有多认同这部邪典电影了。
                        无论是雪地上奔跑的狗、还是前哨站的双头尸体、塑料模型质感的肢解式怪物,都是让影迷彻夜难眠的元素。卡朋特在展现这些元素的时候赋予了他们一种诗情画意,真正热爱邪典电影、怪兽电影的观众是可以从这些意向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
                        即使John Carpenter在拍完《火星幽灵》后,很少再参与电影制作了,但是《怪形》的影响深远至极,甚至启发后来大火的游戏系列——《死亡空间》。
                        正是因为太过于经典,后人翻拍也不敢太冒险,导致2011年上映的《怪形前传》缺乏了新意。Matthijs van Heijningen Jr对《怪形》做了多年的研究,也和卡朋特进行大量讨论,深刻地理解了《怪形》的精髓后,才进行了翻拍。
                        《怪形前传》是一部好电影,恐怖气氛渲染到位、制作精良,最重要的是准确地还原了卡朋特版《怪形》里对人性脆弱的指责和人性本能互相不信任的怜悯。
                        当然,《怪形前传》之所以票房大败,也和其太过谨慎,缺乏新时代的反思有关。还有一点就是,CG制作的怪形虽然更加吓人了,但是缺少卡朋特版的质感和邪典味道,让不少原作粉丝感到遗憾。


                        IP属地:广东42楼2017-03-19 14:29
                        收起回复
                          《哥斯拉2014》(2014,Gareth Edwards执导)
                          这片子褒贬不一,但是在我这里是打分很高的,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无视这一段。
                          首先,我必须承认Gareth Edwards是个天才,他渲染气氛的能力不亚于当年《大白鲨》的Steven Spielberg。有人看到这里,应该会说“楼主你是来搞笑的吧”。其实,这个论点不是我提出的,《哥斯拉2014》的先期影评也是这么评价的。
                          第二,我也必须质疑Gareth Edwards的叙事能力。无论是这部让非怪兽迷昏昏欲睡的《哥斯拉2014》还是今年的《侠盗一号》,这两部片子的叙事其实都非常羸弱,让许多观众大多数时间提不起神。在叙事能力上,Gareth Edwards就差了《大白鲨》时期的Steven Spielberg好几条街了。
                          但是我打心底喜欢这部《哥斯拉2014》,这部电影完美的呈现了我小时候的噩梦景象。
                          Gareth Edwards呈现怪兽的手法上比较高明,不像Roland Emmerich那样直白、粗暴。

                          Gareth Edwards善于用前后景别的对比来凸显怪物的巨大,上图中从前景到后景的物体是:警车——围栏——人群——校巴——桥——哥斯拉。哥斯拉被放在景别的最后,就可以通过前景的物体层层衬托出哥斯拉的巨大。这个构图简单明了,十分高效,观众一眼便能直观的感受到哥斯拉的大小。

                          场景中的对照物变少了,Gareth Edwards也能玩出好效果。前景是人群,哥斯拉出现之前,人群是这个镜头的主体。哥斯拉出现了之后,没有露出全相,只冒出了个脚,可这个脚就已经比刚刚镜头里的所有主体都要大得多。这种镜头中的主次替换让观众瞬间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心里惊叹并疑惑道:“这怪物该有多大”。
                          实际上,单个构图严谨的画面还不是Gareth Edwards最牛逼的电影语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哥斯拉从海里出现那段。
                          画面的主体先是一条狗。

                          然后海啸发生后,海水追着狗跑。

                          狗跑向人群,人群变成了主体。

                          海水追着人类跑。

                          海水淹没了人类,但无法淹没大楼。

                          这时,在楼底的士兵发射了照明弹,画面主体从海水换成了照明弹。

                          最后照明弹飞向哥斯拉,画面主体变成了哥斯拉.....的大腿。

                          所以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Gareth Edwards的镜头语言十分严谨。主体从狗到人类到海水到建筑物到照明弹,再到哥斯拉。这时观众就像战地摄影师,一步步记录着现场发生事件的顺序,逻辑十分清晰,现场感十足。
                          大家有没有发现,从狗到建筑物,再到照明弹,最后到哥斯拉,这个镜头是一步步往高处升上去的。Gareth Edwards这样的处理就可以让观众更加明白这个怪物的高度有多么夸张了,空间感也通过拉升的镜头建立了起来。
                          说个《哥斯拉2014》的题外话。Gareth Edwards的《侠盗一号》实在太好看了,而且他在《哥斯拉2014》的优点也保留了下来,你看下图这个前后景别突出AT-AT的巨大和压迫感,多么酷炫的一个构图啊,之前哪一部星战这么搞过?虽然说《侠盗一号》的叙事还是有点问题,但是相对于《哥斯拉2014》流畅了很多。尤其是第三幕可以说是完美,三个战场交待得非常清晰,空间感十分立体,完全可以媲美哥斯拉出海那一段。

                          我爱Gareth Edwards,希望六大多点调教他,此人日后绝对大有成就。


                          IP属地:广东47楼2017-03-20 13:01
                          收起回复
                            既然谈到了《星战》系列,那就绕不过J.J. Abrams了。但是,我希望J.J. Abrams的粉丝看到这里就别看下去了,因为我是一名JJ黑,我的言论大概你们不会喜欢吧。当然,这都是我个人主观的评论,没必要放在心上,喜欢J.J. Abrams的粉丝继续喜欢就好了。
                            《超级8》(2011,J.J. Abrams执导)
                            私以为J.J. Abrams是一名聪明的导演,不过挺让我反感的。我认为他的电影总是冷冰冰的,充满了算计感没有灵气。这种算计感在他的每一部电影的每一刻都是很强烈的,他好像总在猜测观众的心思,然后拼命去满足、去迎合,但是他个人表达部分几乎是看不到的。这让我看不到创作者本人的想法,所以我觉得他很不真诚。我讨厌不真诚的创作者。
                            要说J.J. Abrams真正有那么点个人表达的电影,那就是这部《超级8》了。
                            J.J. Abrams看着Steven Spielberg的电影长大,并以George Lucas为偶像,所以在青年时期总是担着型号为“超级8”的相机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拍短片。后来在大学时期还认识了Matt Reeves(《科洛佛档案》《猩球黎明》),两人也是合作一部怪兽电影。
                            在J.J. Abrams的《星际迷航11》和《迷失》大获成功之际,JJ努力把孩时对Steven Spielberg的《ET外星人》的感情用一个电影外化了出来。
                            例如以孩童作为主角并以此为视角去观察整个外星文明降临的事件。

                            而怪物展现的手法则是模仿Steven Spielberg的《大白鲨》,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除了以上两点,片子偏蓝的暖色调也是模仿大部分Steven Spielberg的电影的色调。
                            还有就是JJ还在这部电影里拍了两场精彩的大型灾难场面,考虑到区区4000刀的制作成本,这实在不容易。


                            可惜,JJ模仿了很多经典科幻电影的表象,堆叠了很多元素,感情的动力依然羸弱。我看的出JJ努力在表达自我和加强商业属性上平衡,可惜商业属性依然占据了上风,个人情感最终只能用一场俗套且说服力不足的大团圆来抒发。

                            这一段其实有点感人,倒不是JJ铺垫得有多好,而是Michael Giacchino给本片的配乐太细腻了。可惜,Michael Giacchino近年来忙活在几个迪士尼的大制作里面,一年接个三四部作品成为了配乐界的劳模,以致于很久没写出这么美好的旋律了。


                            IP属地:广东68楼2017-03-21 18:28
                            回复
                              刚刚说了J.J. Abrams和Michael Giacchino,接下来谈谈他们的老伙计Matt Reeves。
                              《科洛佛档案》(2008,Matt Reeves执导)
                              Matt Reeves可以说是怪物电影老司机了吧,前有《科洛佛档案》,后有《生人勿进》(美版)和《猩球崛起》系列。
                              虽说Matt Reeves获得拍摄《科洛佛档案》的机会是JJ牵桥引线的缘故,而且本片在商业上的成功也离不开JJ的病毒营销,但说到质量——那Matt Reeves是本片当仁不让的最大功臣。
                              Matt Reeves是典型的学院派作风,注重人物刻画和剧作力度,主题和形式倒是其次了。虽然说本片采取手持DV的拍摄方式褒贬不一,但无可否认的是本片是伪纪录片里剧作水准最高的。
                              《死亡录像》《灵动录像》等伪纪录片总是急不可耐地把DV视角的特点砸你脸上,例如更加剧烈的晃动、怪物更加突然地冲向镜头.......Matt Reeves并没有这么干,他在开场20分钟完全没有提示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而是耐心的把几位主角的关系和心理状况交代了出来,建立了观众对主角的认同感。

                              说回DV拍摄的方式吧。其实本片里那位摄影师绝对不是所谓的“菜鸟”。
                              玩过摄影的朋友都知道,相机的跟焦和变焦是很难控制的,尤其是非专业类相机。可是本片的摄影尽管抖动很严重,但是变焦实在太准确了,而且拍摄角度过于工整,很难相信这是菜鸟摄影的摄影作品。

                              还有就是本片的音效太好了,如果有条件的朋友应该买蓝光来感受一下。那晚上我带着耳机,真的临场感十足。声音的空间延伸十分的强,感觉自己就处于这个空旷的城市,还有一只怪物陪着你。后来查了一下,本片的确是支持杜比环绕音效的。
                              我想说普通的DV没经过后期能达到这种效果太令人诧异了吧。

                              我不反对这种“反真实”的处理,反而很支持,手持DV的拍摄手法不就是为了加强临场感吗?谁想去感受真实的DV音效。
                              除了音效和摄影的认真,本片的特效也没有因为DV拍摄而打折扣,2000万美金的投资用在了刀刃上。大规模的布景和精细且数量不少的特效镜头,营造了异常真实的灾难氛围。打架可以看上下两张图的火焰和烟尘粒子效果,质量其实非常高。

                              本片在怪物电影的属性上做的很足,除了突出怪物本身的危险性,还保留了它的神秘感,观众只知道这东西突然从海底杀了上来,其余信息都是模糊的。其他怪兽电影喜欢在怪物的设定上大做文,Matt Reeves却进行未知的处理,让观众一直处于未知的恐惧当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另外,本片也不是单纯的怪物片,就像Robert Zemeckis的《云中行走》不是单纯的励志片一样。《科洛佛档案》其实展现了“911”之后美国人民的心理状态,对未知袭击的恐惧、对自由收到支配的绝望,都在自由女神像落地那个镜头体现出来了。
                              自由女神像本是美国的希望的象征,却被毁了。由这个隐喻可以看出Matt Reeves非凡的思想广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Matt Reeves的电影几乎都是发生在夜间的,而结局的时候都会迎来黎明。而且他的电影的色调也偏冷,大多数时候还泛黄。大概也可以看得出Matt Reeves内心的阴郁,以及对希望的向往吧。
                              现在Matt Reeves已经接下了大本版《蝙蝠侠》,并且自己编写剧本。Matt Reeves的才能我觉得不需要质疑了,虽然很难成为一代宗师,但是成为Robert Zemeckis式的巨匠还是很有希望的。
                              大家慢慢期待好事多磨的《蝙蝠侠》吧,Matt Reeves不会让我们失望。


                              IP属地:广东69楼2017-03-21 20: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