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观测效果
观测效果上来讲,比我想象的更差,小倒不是事,主要有些模糊。首先考虑调焦的问题,来回几次依然模糊,不知道是不是换个调焦桶有微调会好一些。另一个可能是不是光轴不准会影响清晰度,这个请大佬回答下。还有一个存在色差问题,边缘更为严重,去问店主,他表示正常望远镜都有色差。没有对比不知道我这个算不算严重,大概标配的渣目镜影响更大吧。
昨天又看了一次,云层很厚只看到火星。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求教一下:25、10MM看都出现了拖影(自己发明的词),就是调好焦火星两边有拖长的搬虚影,请问怎么回事?
下边说下具体的目视效果。说观测肯定要说到寻星。上边说了,光污染严重。能看十来个星星,对比下载的星图大概认出来。火星、木星、土星、织女、心宿二(记不清了)还有月亮。
月亮:10MM目镜看基本占满视野,非常的亮,看几下就要闪开,要看肯定得买个滤镜。清晰度还非常高的,锐度也很好,边缘很清晰。唯一的问题就是10MM放大120倍还是不够大,想看一些知名的环形山,感觉太小了。估计弄个增倍或大倍率目镜,月亮还是可以好好研究一阵子。

在目镜里看细节的呈现大概这个样子,亮度要高的多,眼睛看下就痛,颜色上你想象成发光的米黄色就行了。不要想象的这么大。毕竟目镜的视场也就1度吧,就是占满了,实际体验的大小也就樱桃大(我说的是车厘子)。
火、土、木就一起说了:大家最关心的首先是大小,我觉得目视的感受大小大概就火柴头大,也许是10MM放大倍率不够,没有大佬们说的黄豆大。另外,一个关于大小的是25MM(48倍)和10MM(120倍)目镜观测到虽然大小略微有差别但是感受上是一样的,大那么一点点没有给我惊喜。亮度依然非常亮,都呈现亮黄色(每个略有差别),这应该就是DOB10最大的优点了,之前大佬就说大口径最大的优势不是倍率是通光量(就是亮度)。不过用来看行星有些多余了,所以觉得月亮行星更低的配置看可能和DOB差不会太多。另一个就是细节问题了,细节还算比较清晰。但是碍于倍率火星就是一个橙色的球看不到极冠也看不到细节(太亮了会有影响?)木星大概能看到条纹意淫红斑。土星能看到卡西尼缝。

偷一张图大家参考,首先大小看图片体验不一样,我主要是表示你在目镜中看土星和整体视野的比例。嗯。。。比这个图再小一倍到三倍、颜色上更亮呈现米黄色。细节上和这个图差不多。
PS:重要问题单提一下:太亮了会不会影响细节的呈现?行星滤镜是干嘛的摄影曝光用还是目视也能增强观测效果,好心人回答一下。
其他观测:行星月亮以为值得看的我确实找不到了,只有随便找一个暗星测试下望远镜。果然测试出问题来了。选的星星非常小一个亮点,目镜中呈现的不是一个圆润的点,而是有很多五彩毛刺,来回调焦换目镜依然是?不是星芒,很短、不均匀、颜色像折射的色彩。PS;请教一下,之前听说好的望远镜再小的星点也是圆润的,那这次看到的效果是因为主镜?目镜?质量问题还是调校的问题?
另外说个插曲,开始找火星找错了,因为目视那边就一个火星没其他的星星。用望远镜移过去看到的以为就是,其实是望远镜比肉眼看到更多的,想当然当成火星了。不过体验了望远镜里不同星等的亮度之后再没犯过。第一次观测可能要注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