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吧 关注:638,925贴子:31,863,313

静风点揭开了那些“选择未来“”的虚伪理想主义者的面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有这么一个《少女前线剧情史》,我愿意将《静风点》放在一个“空前”的位置上——是否“绝后”还要看文案组是否能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这次《静风点》,我不知道该用那个概念去解释它,因为《静风点》的戏内(游戏剧情最后的三个选项)和戏外(玩家在NGA社区的“选什么”帖子)都是绝佳的作品——这是博伊斯的“社会雕塑。
然而,我觉得以上概念都太过晦涩了,而且既然本栏目是“写作的可能性”,那么无需借用艺术或者哲学上的概念,就用回写作——戏剧上的概念:“间离”,来解释这次《静风点》的伟大之处——无论文案有意无意,他们都写出了“间离”的效果。
而这种效果,最终达成了这么一种可能是我在其他作品从没看到的场景:《静风点》最后的“选择现在”,把那些口上喊着“理想主义者”的人,无论是西马还是键政人,把他们那副为了信仰而崇高到痉挛的面具,一拳砸个粉碎。
就让我分三个层面,来揭开他们的面具吧。
目录:
1、第一层意思:我多么的想把命交给你和未来…,只要你别把我们当做交易的筹码……
2、第二层意思:如果让爵士来做这个选择题,他会怎么选?
3、第三层意思:用间离剧场揭穿那些选择未来的“理想主义者们”的COSPLAYER面具!
4、第?层意思:你们别自作多情了,安洁其实不在乎你们选什么


IP属地:广东1楼2022-01-29 22:01回复
    第一层意思:我多么的想把命交给你和未来…,只要你别把我们当做交易的筹码……


    为什么这里放《团长》的两段对话,因为在《团长》里面,那个满口慷慨仁义,向下属们许诺着“未来”的虞啸卿,最终把炮灰们的命卖给了军功;而那个无时无刻处在于哈姆雷特式的怀疑主义的小太爷,最终把自己的命,给了那个软趴趴像坨牛粪似的,死前都在想着保护“现在”的下属生命的龙文章。


    IP属地:广东2楼2022-01-29 22:02
    收起回复
      不至于,正经人谁想那么多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1-29 22:03
      收起回复
        很多人都看不懂最后的指挥官的两段情节,认为指挥官在安洁视频前选了“现在”,在克鲁格前面有慷慨陈词地说了自己相信“未来”,这种反复横跳说明文案不行,而且居然有人连辩证法都扯出来,我相信这些人一定是C9马院出来,张一宾关门弟子,才能说得出辩证法这个词。
        在我看来,这不是能不能理解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去理解的问题。因为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简单的阅读理解问题。
        既然那些人这么不理解,那么我们就来看三处剧情原文:(如果熟悉的可以跳过到下一楼)
        1、 格里芬对指挥官提出“安洁和克鲁格二选一”后
        格里芬:如果你想要克鲁格安然无恙。你就必须学会放弃一些东西……这就是等价交换的规则。
        指挥官:放弃安洁?是吗?
        格里芬:我们有时不得不做出牺牲。这是成年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指挥官:……你又拿我们作为交易的筹码了,对吧?
        格里芬:你所在的位置,看到的世界太过狭隘,我不怪你。但你要学着了解事情背后的意义……这是无可奈何的结果。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
        指挥官:这种话我已经听够了,爵士。“我们没法面面俱到”,可事到如今。我们一直都在吃亏和受挫,从来没有赢得什么。现在,机会就摆在我的面前。你却要我为了另一个虚无缥缈的“胜利”去放弃它?
        格里芬:为了达成更远大的目标,人人都可以牺牲。安洁莉娅是特工,她早就有心理准备……还是说,你认为她的性命比克鲁格和PMC更加重要?
        指挥官:……人人都可以牺牲。那为什么偏偏是安洁?
        格里芬:牺牲本身没有任何的个人偏好,谁都可以是这个牺牲者。
        指挥官:那你就有资格选择谁当牺牲者?
        格里芬:……不要钻牛角尖,指挥官。
        指挥官:……我们失去了基地和同伴,你却要我不要钻牛角尖?
        格里芬:放下手中的所有工作,克鲁格的事我会想办法解决。
        指挥官:……我拒绝。
        格里芬:……你要放弃克鲁格和PMC?
        指挥官:……不。我不会放弃任何人,至少在我认为我可以不放弃的时候,我不会。
        2、 安洁视频密码对应的三种回答
        选项1:过去
        ……延续过去,用旧时代的方式划分世界,就像爵士,像奥贝斯坦,像那些官僚一样。
        用规则、政治、取舍、还有利益来区分,让世界恢复到他们认为的,应有的模样。
        就像爵士所说的,由少数人建立规则,使大多数人行使“正确的道路”。
        他们是正确的吗?
        如果他们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变成现在的模样。
        过去已经被否定,他们的一成不变只会让这个世界不断陷入重复的悲剧。
        不,不是这个。
        选项2:未来
        ……开辟未来,听起来的确是个诱人的词。
        指挥官在心中默念着这个词,想象着可能存在的,那些未来的画面。
        可是……要达到那样的世界,需要付出多少代价,而那些代价,又要由谁来买单?
        ……
        如果那些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的人,肆无忌惮地消耗现在拥有的东西,那么,等真正抵达那个未来,应当拯救的东西又还会剩下多少?
        连现在都失去了,又谈什么未来?
        选项3:现在
        ……维护现在,是的,没错,就像安洁,像克鲁格先生,像玛赫莲,像迄今为止,与自己相伴左右的所有人所做的那样。
        不论过去的悲剧酿造了多少惨事,不论那些将道理挂在嘴边的人如何去诓骗……不论,那些牺牲,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美好的未来。
        他们,我们。
        我们能够保护的,能够维持的,能够确信触手可及的。
        就是“现在”。
        3、 指挥官对克鲁格“看不到终点”的回答
        指挥官:不论有多遥远,有多漫长,有多痛苦。唯有一件事,我与您的意见不同……
        说到最后,指挥官几乎一字一顿。
        指挥官:那就是,我坚信……这条路确实存在终点。
        克鲁格:……你看得到它吗?
        指挥官笑了笑。
        指挥官:也许最终看见并到达它的人不是我,但那又如何?我愿意为前往那个终点更近一步,在我之前,已有同路人,在我之后,必有后继者。克鲁格先生,我们的理想不会断绝,无论花上多久的时间。那个终点一定会出现。


        IP属地:广东4楼2022-01-29 22:03
        收起回复
          很多人对最后指挥官见到克鲁格三人组的情节非常不满,甚至有人说这个场景是“开香槟咯”,有的人说既然指挥官这时候说的话放在“选择未来”一点都不违和,那么指挥官当初就应该选“未来”。
          我也赞同这个说法。
          但接下来这就是我和那些人的分歧之处——他们认为这是文案的失误,而我想的是“既然指挥官在那个时候应该选‘未来’,那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让他选了‘现在’?”
          如果能想到“辩证法”的人,其实此刻也不能看出两种观念背后的认识论差别——那些人认为文案失误的人,是认为“指挥官”这个角色只不过是文案的一个传声筒而已,所以指挥官出现了逻辑上的错误,是文案的写作上出了差错。
          而我认为,尽管文案是剧情的编写者,但是指挥官这个角色仍然有其内在的角色逻辑,这些逻辑建构于以前的活动剧情,并最终在这个关键的抉择关头产生了能够改变理想逻辑的东西——那就是情感。
          这就是我之前尽管啰嗦,也要放出三段原文的原因。
          那个在铁血袭击时给你递左轮并肩作战,坍缩点把整个格里芬交托给你,由始至终相信着你的克鲁格;那个和你一起吃脏弹,从乌克兰鏖战到柏林的,能够放心把后背交给她的安洁。还有那个愿意为救你拿74U上战场,尽管辐射病重都要坚持为你处理繁琐后勤的格林娜。还有那些相信你的人形,愿意喊“常胜利,沐荣光”的人形,愿意在火场中救你与死地的无名人形,以前还有许多说不出名字,但是都愿意把命交到你的手上的人形。
          如今,这些人都成为了格里芬爵士的“交易筹码”,成为了“代价”。
          也就是说,如果读者情感上认同指挥官挂格里芬电话的行为,那么他们也就应该认同指挥官“选择现在”的做法——因为“选择现在”,就是不把这些人当成代价,当成高层的赌场上可以消耗的筹码。
          更不要说,如果从异构体玩过来的老玩家,应该能体会到指挥官的角色中,洋溢着一种近乎于“天真”的“理想化方式”,那就是“不抛弃,不放弃”;除非是紧急关头,不然绝对是所有人都要救的日轻亚撒西男主。
          如果说有格里芬的前车之鉴,在这个抉择关头,指挥官还选择“未来”,成为把别人当做代价,把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当成柴一样批,当成柴一样燃烧的“理想主义者”。
          那么,问题就不是“文案的差错”了,而是少女前线的主角,指挥官的内在逻辑崩掉的结局了,少女前线这个系列都不用写下去了。
          最后,让我用一个历史中真实发生的故事来结束第一层意思。
          之所以要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有人拿指挥官把尖刀小队送去黑区,以此质疑指挥官既然所有人都想救,那么为什么要让尖刀小队去冒险呢?
          我不禁想到董振堂,他的那个堪比鲁迅的“救救孩子”的事迹:
          长征途中,红军四渡赤水、北上长江时,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的妻子陈慧清临产。当时,中央纵队正以急行军的速度通过贵州境内的一个山口,陈慧清被抬到路边的一个草棚。因为难产,她痛得在地上打滚,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她的身边只有几个小战士,连个医护人员都没有。别说手术,连最基本的消毒和药品都没有。
          董必武和修养连连长侯正焦急地守候在一边。枪声越来越近,董必武对警卫员说,“告诉董振堂,这里生孩子,让他把敌人顶住!”
          眼前的困难让董振堂有些揪心,也让这位素来精于指挥作战的老兵难以抉择。他明白,想摆脱敌人不难,但这兵荒马乱的,原本就难以保证陈慧清母子平安。如果要确保母子平安,就必须延长战斗,因为要是敌人的援兵赶到了,就会有更多的同志流血牺牲。
          考虑再三,董振堂咬紧牙关,下定决心。他立即找来39团团长吴克华,告诉他说,“生孩子要多长时间,你就给我顶多长时间!”吴克华坚定地点了点头,重新投入到激战之中。
          仅仅1公里以外,董振堂与红军将士一起拼死作战。眼看着顶不住了,董振堂拎着枪冲回来问:到底还有多少时间能把孩子生下来?可是,没人能够回答。于是,董振堂再次冲入阵地,大声喊道:“你们一定要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来!”结果战士们死守了两个小时,硬是等陈慧清把孩子生了下来。
          孩子终于出生了,许多英勇的红军战士却倒了下去。部队急于摆脱敌人,陈慧清也因身体虚弱而昏迷了过去。不久,陈慧清苏醒后,知道了一切,心中无限酸楚和愧疚。
          战斗结束后,一些目睹战友流血牺牲的战士对陈慧清颇有微词,经过她身边,都露出不友好的神情,甚至怒目而视。有人抱怨说,为了一个孩子让一个团打阻击不值得。董振堂听到后大发雷霆。他说:“我们今天革命打仗,不就是为了他们的明天吗!”
          尽管知道会牺牲,但是他们还是去了,这就是超越了科层制命令的力量。
          RO在故事中对安洁的评价,不仅是代表不在场的指挥官,而且是代表了那种能超越科层制命令的力量。


          IP属地:广东5楼2022-01-29 22:03
          回复
            第二层意思:如果让爵士来做这个选择题,他会怎么选?
            “目的为手段赋予了正义,但总得有什么为目的赋予正义”
            ——肯德基叔叔


            IP属地:广东6楼2022-01-29 22:04
            回复
              那么让我来继续消除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吧——如果说你能完整看完第一层意思,那么你应该对指挥官的“过去”选项中的文本有疑问:
              “如果真正的格里芬爵士来做这个选项,他真的会选‘过去’吗?”
              这个疑问产生的前提是,你真的能认识到指挥官并不是文案的传声筒,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的局限性的故事内角色。
              所以,在他的眼中,他并不清楚机密文件中遗迹署成立的秘辛,格里芬爵士只是一个能把所有人都放上赌桌做交易筹码的“旧时代官僚”。
              但如果看过机密文件,就知道整个遗迹署的人,如果说他们都不算激进的乌托邦分子,那么能算的上乌托邦分子估计只剩下要乞求外星红军来救世的波萨达斯主义者。因为结合现实的UN就是空壳(机密文件中的UN亦如是),构建一个世界政府,哪怕是一个明面上的世界政府,在这个后启示录的世界观(现实也是)都是一个激进的乌托邦了。
              指挥官会认为现在的格里芬爵士是一个选择“过去”的保守官僚,也不奇怪。
              但结合肯德基叔叔的洞见,为“世界政府”这个目的赋予正义的,其实就是机密文件里面,罗克萨特的乌托邦构想,而遗迹署这个颇具阴谋论色彩的组织,就是愿意为了这个乌托邦幻想,而成为没有米线的家伙,也就是为了这个乌托邦幻想,他们是能把任何人与物,都当成“代价”。
              在这点上,如果是格里芬爵士来回答这个问题,他绝对会选“未来”。


              IP属地:广东7楼2022-01-29 22:04
              回复
                第三层意思:用间离剧场揭穿那些选择未来的“理想主义者们”的COSPLAYER面具!
                页页有胜利。
                谁来准备庆功宴?
                代代出伟人。
                谁来买单?
                一大堆史实。
                一大堆疑问。
                ——《工人读史》(布莱希特)
                理想主义者不会看着别人因为自己的理想而燃烧。
                ——【随便聊聊】告一切拿历史来COSPLAY的幼稚人群


                IP属地:广东8楼2022-01-29 22:04
                回复
                  第?层意思:你们别自作多情了,安洁其实不在乎你们选什么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们看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 约1:35-42)


                  IP属地:广东10楼2022-01-29 22:05
                  回复
                    参考资料:
                    1、【随便聊聊】告一切拿历史来COSPLAY的幼稚人群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44y1v7YE
                    2、【主义主义】历史的妥协(4-2-3-4)——如果没有妥协,就没有现实,但凡意识存在,就总已妥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r4y1k7B6
                    3、【主义主义】建设理想社会(4-3)——有限者对于历史的完全中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Q4y1v7c7
                    1、布莱希特的侧影:当玛琪玛小姐穿越次元与你相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44y1s7rM
                    5、【思维批判】在思考“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之前,你能不能先思考“谁是我们自己”!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P4y1j7A1


                    IP属地:广东12楼2022-01-29 22:06
                    回复
                      中间的楼都被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1-29 22:22
                      回复
                        少了好几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1-29 22:35
                        收起回复
                          你说啥了怎么中间楼全没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1-29 22:36
                          回复
                            不过第一层还是很好理解的,深感体会啊大概很多父母也经历过,或者很多玩游家也对自己的队友有这种想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1-29 22:37
                            收起回复